点击播放 前言导读 鞍钢分局通过已有案件通过大数据建模平台建模统计分析得出某企业内现有诈骗案件的被害人年龄段是46到55岁之间,嫌疑人最常见的诈骗手段是刷单返利,最常见的涉诈联系方式是客服通话。现将大数据统计分析出的典型案例介绍如下: ↓↓↓ 案例一: 近期有被害人收到未知来电,对方称自己是百万医疗保险公司的客服,“你有一个‘百万保障’的保险到期了,是否继续续费。”被害人最初都半信半疑,因为不知道自己有这种保单。但是诈骗客服会通过信息的方式发给职工一个链接,链接内容为伪造的电子保险单,保险单内包含姓名,电话,以及身份信息。之后客服按照他的既定话术说如果你不想续费,我可以帮助您取消。在被害人不清楚自己有没有误触过保险服务,不通晓自己保单的情况下,大概率就会上当。接着信以为真的被害人按照诈骗客服的指引下载指定的诈骗APP,打开其全部权限,并被告知不要随意碰手机。伴随着手机黑屏,客服要求扫脸、输密码后,被害人卡里的钱甚至支付宝、微信钱包里的余额都会被诈骗客服转走。当手机重新恢复正常后,其大量资金都已被诈骗分子转走,此时职工意识自己被诈骗。 案例二: 有部分被害人在上班闲暇期间浏览股票资讯,希望得到些“小道”内幕消息,企图靠股票赚些快钱。实际上诈骗分子早在各种消息渠道中暗下陷阱,等待着浏览这些咨询信息的“鱼儿们”上钩。 真实案例:有被害人在上班期间,通过刷抖音、浏览股票、咨询直播的方式,点击了解界面弹窗并添加股票助教微信,助教称‘想要更多的咨询请下载app加群接收股票买卖点信息’。被害人便按照助教的指引下载涉诈聊天软件,接着聊天软件的客服会对接涉诈app并推荐被害人下载涉诈炒股app进行股票交易。因炒股需要向炒股app内存钱,被害人为了通过炒股谋利便将钱款直接打到app指定的账户内。起初可以获利提现,并诱导被害人进一步存钱。当被害人彻底信以为真、大量存钱获利后,被害人再次想要提现时,app内客服便称想要全部提现需缴纳20%盈利分红否则无法提现,之后被害人醒悟,发现自己被诈骗。 案例三: 有部分被害人想在上班之余通过手机动动手指做做兼职挣些钱来补贴家用,却被骗子一步步套走了大量钱款。 真实案例:近期有多名被害人在上班之余通过电话、微信群、扫描邮寄诈骗卡片二维码等方式接触到刷单返利,接着被害人通过这些渠道联系上了安排刷单返利的客服,其按照客服的指引下载了涉诈的聊天app。在app内其根据客服下发的任务,开始一到两笔刷单,通常都是从刷几百到上千不等的钱,最后会让被害人挣到一千左右的返利钱。接着诈骗客服会提高刷单任务的金额,比如近万元的交易,被害人转账后,客服会以需要再完成额外几笔任务才能返利、提现需要抽成等理由让被害人再次转账,直到被害人无法承受转账金额,发现被诈骗为止。 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警方提醒广大职工同志牢记“八个凡是”预防诈骗: ①凡是要求垫付资金做任务的兼职刷单,都是诈骗! ②凡是宣称“内幕消息、专家指导、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③凡是宣称“无抵押、无资质要求、低利率、放款快”的网贷广告要求提供验证码或先交会员费、保证金、解冻费或者转账刷流水的,都是诈骗! ④凡是自称电商、物流平台客服,主动以退款、理赔、退换为由,要求你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⑤凡是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以涉嫌相关违法犯罪为由,要求你将资金打入“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⑥凡是自称“领导”主动申请添加QQ、微信等社交账号,先嘘寒问暖关心工作,后以帮助亲属朋友为由让你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⑦凡是以各种名义发送不明链接,让你输入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和各种密码的,都是诈骗! ⑧凡是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微信、QQ拉你入群,让你点击链接下载APP进行投资、退费的,都是诈骗! 注意:涉诈软件通常伴随着风险安装提醒,app操作界面简陋,安装包较小,聊天框内伴随有多名客服指引等特点。 鞍钢分局供稿 微信编辑 蔡铭泽 责任编辑 张雷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