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投诉符合受理条件,请于6月19日到广东省揭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空港分局参加现场调解。”看着手上这份投诉调解通知书,谭明(化名)十分纳闷。他向上游新闻热线966966/上游新闻APP记者表达了自己的不解:“明明我是‘举报’,怎就变成‘投诉’了?” 举报假货却接到投诉调解书 今年5月26日,谭明在一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一款吹风机。收到货后因包装简陋、未查询到相关品牌信息等原因,谭明怀疑自己买到了假货。“后来我申请开具发票,却直接遭遇拒绝。”谭明觉得自己不仅可能遭遇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这家企业更有可能存在偷税漏税。” △ 谭明的开票申请被拒绝。 6月8日上午,越想越不对劲的谭明,决定向12315全国互联网平台举报该企业。“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登录网站后选择的是‘举报’通道,因为我想要的不是赔偿,而是将类似‘售假卖假’的行为举报后,请相关部门根据调查事实给与查处。” △ 谭明在平台上的举报内容。 但令谭明没想到的是,举报当日下午,卖家便打通了他的电话并添加微信,要求撤销相关投诉,“之后我就收到了那边市场监管局的投诉受理书和调解通知书。” △ 商家主动联系的对话截图。 谭明说,“根据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相关规定,我的身份信息是应该受到保护的,但是受理单位却将我的‘举报’当成‘投诉’告知了‘被举报人’,难道这二者之间是可以互相切换的吗?” “举报”还是“投诉”需审核后判定 记者随即登录了12315全国互联网平台,发现“投诉”和“举报”分列两个渠道显示在首页。点击“举报”通道弹出的“举报须知”第5、6条明确表示,由于举报、投诉的处理程序不同,举报中不能含有投诉内容,且平台将对举报人的信息严格保密。 如何确定自己的举报中不含投诉内容?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工作人员解释,举报与投诉确实分属两个受理渠道,而区分二者最大的关键点就在于消费者是否有“诉求”,“如果有,则会由投诉渠道受理,没有则由举报渠道受理。” 那么为何谭明的“举报”内容会被当成“投诉”处理呢?“因为经常会有投诉人分不清这两个概念,所以我们在审核的时候,会就投诉举报的具体内容进行实际判定。”广东省揭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空港分局相关工作人员向上游新闻记者表示,“如果投诉人另有需求的,例如不想被调解,或是坚持举报,也可以随时联系我们沟通。” 律师说法>> 投诉与举报的区别及要求 投诉和举报是一回事吗?北京德和衡(重庆)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勍认为,要解答谭明的疑惑,需要依据2020年1月1日起实施的《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是现行有效的关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的法律法规。 根据该办法第三条规定,投诉和举报有明确的法律界定:举报,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映经营者涉嫌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线索的行为;投诉,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请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解决该争议的行为。 “因此,若是因购买商品与商家发生的消费者权益争议,属于投诉;若是单纯反映违法经营的行为,则属举报。”刘勍表示,单从谭明所反映的内容看,被定性为“投诉”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涉及到他个人购买的商品存在争议。 刘勍介绍,消费者若要投诉,应提供姓名、电话、通讯地址、被投诉人姓名、地址等有关信息,并说明投诉请求即消费者权益争议事实;若要举报,应提供涉嫌违法的线索并对真实性负责,市场监督部门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和办理情况保密,并不得泄露给无关的人员。 上游新闻记者 陈骅 文/图 上游新闻报料热线、渠道:966966、上游新闻APP报料。新鲜事、感人事、不平事,欢迎告诉上游新闻。新闻线索一经采用,酌情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