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12 成立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
1993年12月16日沈阳啤酒厂与香港华润创业公司合资成立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雪花啤酒诞生,书写中国啤酒产业新格局。
1994.11 华润创业与南非啤酒SAB签订合资协议
华润创业携手南非啤酒SAB共同开发中国啤酒市场,华润创业占股51%,南非啤酒占股49%。南非啤酒SAB成为华润啤酒的股东之一。
1997.09 成立绵阳华润啤酒有限公司
收购“四川亚太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与亚太集团合资组建绵阳华润啤酒有限公司。雪花啤酒走出东北,布局全国。
1998.08 东北集团成立
东北集团成立是华润啤酒开始规范性、有计划地管理的第一步,逐渐形成了全国管理的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的雏形,提出了“做中国第一的啤酒公司”的战略目标。
2002 划分成立七个区域公司
华润雪花将旗下的二十六家工厂划分为七个区域公司,以最快的反应应对激烈的竞争。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雪花在这一时期的快速发展,并奠定了现在分区域管理的基础。
2002 确立“雪花”为全国统一品牌
实施全国品牌战略,并与2004年将华润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在推动雪花全国品牌的路上,彻底与原来的区域品牌策略划清了界限。
2004.03 合资经营浙江钱啤股份有限公司
华润雪花啤酒跨过长江,开始在浙江区域布局。随后陆续在浙江和福建收购5家工厂,自建宁波工厂和温州工厂,接手上海宝山工厂。
2004.08 自建东莞工厂,进入广东市场
雪花啤酒首个自建工厂,开启了自建工厂扩张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广东区域公司。后雪花收购金威,金威在广东的五家工厂并入雪花。
2005 启动“雪花啤酒 勇闯天涯”品牌推广
发起“雪花啤酒 勇闯天涯”活动,自此开启了每年一度的营销活动之旅,活动历时13年。这种品牌形象、品牌活动、同名产品的“三位一体”的营销模式,让华润雪花在中档产品细分中占据一席之地。
2005.09 确立以“雪花”为核心的品牌组合策略
召开2005年战略研讨会(香山会议),首次系统性探讨了华润雪花啤酒的发展战略华润雪花啤酒正式提出“雪花”要做到全国第一的战略。确立以“雪花”为核心的多品牌、多品种的品牌组合策略。
2005 雪花品牌成为中国啤酒销量领先品牌
雪花啤酒以158万千升的单品销量成为全国销量领先的啤酒品牌。
2006 华润雪花啤酒销量全国领先
华润雪花啤酒销量全国领先,总销量303.7万千升,成为国内销量领先的啤酒企业。
2008 雪花啤酒推出全新品牌标识
采用中国独特的剪纸艺术风格,并将天然“雪花瓣”图案植入汉字“雪花”中。戏剧脸谱、中国印章、书法笔触、古建窗洞等独一无二的中国元素出现在不同档次的产品包装上。
2008 雪花啤酒成为全球单品销量领先品牌
雪花啤酒单品销量610万千升,成为全球单品销量领先品牌。
2013 总销量和雪花品牌销量破“双千万升”
华润雪花啤酒2013年总销量和雪花品牌销量均超过1000万千升,全国啤酒行业销量领先。
2015 华润创业更名华润啤酒(0291.HK)
华润集团将华润创业非啤酒业务全部拆分剥离出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华润创业更名为单一专业啤酒公司——华润啤酒(0291.HK)。
2016 收购原SABMliller所拥有的华润雪花啤酒49%股份
收购原SABMliller所拥有的华润雪花啤酒49%股份,华润啤酒全资拥有雪花。
2017.04 “3+3+3”战略启航
华润雪花“十三五”战略研讨会召开,“3+3+3”战略启航,组织变革大幕开启。
2018.01 市值破千亿港元
华润雪花啤酒经营业绩持续攀升,港股华润啤酒市值突破千亿港元。
2018.10 发布雪花文化体系
在二十余年发展所积淀的文化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需要,华润雪花啤酒提炼并发布以“每一个人都不简单,每一瓶酒才放光彩”的雪花精神为核心的雪花企业文化体系,体系包括使命、愿景、雪花精神(员工价值、组织氛围、经营理念)。
2018.11 收购喜力啤酒中国区业务
华润啤酒以243.5亿港元引入喜力啤酒作为股东,同时华润啤酒收购喜力啤酒中国区业务。华润雪花啤酒加快国际化和产品高端化进程。
2020.12 设立华润酒业控股有限公司
设立华润酒业控股有限公司,开展白酒、黄酒、红酒等非啤酒类投资业务。
2021.04 超高端产品“醴”上市
“醴”以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颇具特色的产品风味,在传承“酒以成礼”的文化内涵的同时,成为中国啤酒行业高端化进程的里程碑。
2021.08 进军中国白酒市场
“牵手”景芝,进军中国白酒市场,雪花多元化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2022.10 控股贵州金沙酒业
华润啤酒通过全资子公司华润酒业斥资123亿元收购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55.19%股权。
2023 “啤+白”双赋能模式迈入新征程
华润啤酒组织架构调整,设立华润雪花和华润酒业两个事业部,分别负责啤酒和非啤酒酒类业务板块的管理运营。 发展历程
1993.12 1994.11 1997.09 1998.08 2002 2002 2004.03 2004.08 2005 2005.09 2005 2006 2008 2008 2013 2015 2016 2017.04 2018.01 2018.10 2018.11 2020.12 2021.04 2021.08 2022.10 2023
成立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
1993年12月16日沈阳啤酒厂与香港华润创业公司合资成立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雪花啤酒诞生,书写中国啤酒产业新格局。
华润创业与南非啤酒SAB签订合资协议
华润创业携手南非啤酒SAB共同开发中国啤酒市场,华润创业占股51%,南非啤酒占股49%。南非啤酒SAB成为华润啤酒的股东之一。
成立绵阳华润啤酒有限公司
收购“四川亚太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与亚太集团合资组建绵阳华润啤酒有限公司。雪花啤酒走出东北,布局全国。
东北集团成立
东北集团成立是华润啤酒开始规范性、有计划地管理的第一步,逐渐形成了全国管理的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的雏形,提出了“做中国第一的啤酒公司”的战略目标。
划分成立七个区域公司
华润雪花将旗下的二十六家工厂划分为七个区域公司,以最快的反应应对激烈的竞争。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雪花在这一时期的快速发展,并奠定了现在分区域管理的基础。
确立“雪花”为全国统一品牌
实施全国品牌战略,并与2004年将华润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在推动雪花全国品牌的路上,彻底与原来的区域品牌策略划清了界限。
合资经营浙江钱啤股份有限公司
华润雪花啤酒跨过长江,开始在浙江区域布局。随后陆续在浙江和福建收购5家工厂,自建宁波工厂和温州工厂,接手上海宝山工厂。
自建东莞工厂,进入广东市场
雪花啤酒首个自建工厂,开启了自建工厂扩张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广东区域公司。后雪花收购金威,金威在广东的五家工厂并入雪花。
启动“雪花啤酒 勇闯天涯”品牌推广
发起“雪花啤酒 勇闯天涯”活动,自此开启了每年一度的营销活动之旅,活动历时13年。这种品牌形象、品牌活动、同名产品的“三位一体”的营销模式,让华润雪花在中档产品细分中占据一席之地。
确立以“雪花”为核心的品牌组合策略
召开2005年战略研讨会(香山会议),首次系统性探讨了华润雪花啤酒的发展战略华润雪花啤酒正式提出“雪花”要做到全国第一的战略。确立以“雪花”为核心的多品牌、多品种的品牌组合策略。
雪花品牌成为中国啤酒销量领先品牌
雪花啤酒以158万千升的单品销量成为全国销量领先的啤酒品牌。
华润雪花啤酒销量全国领先
华润雪花啤酒销量全国领先,总销量303.7万千升,成为国内销量领先的啤酒企业。
雪花啤酒推出全新品牌标识
采用中国独特的剪纸艺术风格,并将天然“雪花瓣”图案植入汉字“雪花”中。戏剧脸谱、中国印章、书法笔触、古建窗洞等独一无二的中国元素出现在不同档次的产品包装上。
雪花啤酒成为全球单品销量领先品牌
雪花啤酒单品销量610万千升,成为全球单品销量领先品牌。
总销量和雪花品牌销量破“双千万升”
华润雪花啤酒2013年总销量和雪花品牌销量均超过1000万千升,全国啤酒行业销量领先。
华润创业更名华润啤酒(0291.HK)
华润集团将华润创业非啤酒业务全部拆分剥离出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华润创业更名为单一专业啤酒公司——华润啤酒(0291.HK)。
收购原SABMliller所拥有的华润雪花啤酒49%股份
收购原SABMliller所拥有的华润雪花啤酒49%股份,华润啤酒全资拥有雪花。
“3+3+3”战略启航
华润雪花“十三五”战略研讨会召开,“3+3+3”战略启航,组织变革大幕开启。
市值破千亿港元
华润雪花啤酒经营业绩持续攀升,港股华润啤酒市值突破千亿港元。
发布雪花文化体系
在二十余年发展所积淀的文化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需要,华润雪花啤酒提炼并发布以“每一个人都不简单,每一瓶酒才放光彩”的雪花精神为核心的雪花企业文化体系,体系包括使命、愿景、雪花精神(员工价值、组织氛围、经营理念)。
收购喜力啤酒中国区业务
华润啤酒以243.5亿港元引入喜力啤酒作为股东,同时华润啤酒收购喜力啤酒中国区业务。华润雪花啤酒加快国际化和产品高端化进程。
设立华润酒业控股有限公司
设立华润酒业控股有限公司,开展白酒、黄酒、红酒等非啤酒类投资业务。
超高端产品“醴”上市
“醴”以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颇具特色的产品风味,在传承“酒以成礼”的文化内涵的同时,成为中国啤酒行业高端化进程的里程碑。
进军中国白酒市场
“牵手”景芝,进军中国白酒市场,雪花多元化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控股贵州金沙酒业
华润啤酒通过全资子公司华润酒业斥资123亿元收购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55.19%股权。
“啤+白”双赋能模式迈入新征程
华润啤酒组织架构调整,设立华润雪花和华润酒业两个事业部,分别负责啤酒和非啤酒酒类业务板块的管理运营。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