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巴拿马司法部宣布受理针对香港长江和记实业子公司“巴拿马港口公司”的诉讼,要求撤销其在运河两大港口的特许经营权。这场争议背后,既有美国施压的阴影,也折射出中美洲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艰难抉择。
自1997年通过国际竞标获得经营权以来,长江和记实业旗下公司便负责运营运河大西洋侧的克里斯托瓦尔港和太平洋侧的巴尔博亚港,这两个枢纽港承担着全球6%海运贸易量。
根据2021年续签条款,合约有效期将延续至2047年。然而今年2月初,两名巴拿马律师以“合同违反宪法近10项条款”为由提起诉讼,指控港企长期享受“违法税收优惠”,并质疑自动续约机制的合法性。
值得玩味的是,诉讼恰逢美国国务卿卢比奥结束访巴行程。
这位鹰派政客曾公开警告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必须削弱中国对运河的战略影响”。随后,巴政府不仅宣布退出“一带一路”倡议,更同意美军舰船“免费通行”运河——这项突破百年中立原则的让步,立即引发国内法律界反弹。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案件已超越单纯商业纠纷范畴。若法院判定合同无效,巴拿马可能面临国际仲裁索赔。
专门研究国际法的律师阿隆索·伊卢埃卡警告:“单方面撤销合约可能被认定为政治性征用,触发数十亿美元赔偿”。而允许美军特权通行的决定,更被指“破坏运河中立性”,或将动摇国际航运体系根基。
长江和记实业作为香港最大综合企业,其全球港口网络覆盖26国52个码头。尽管摩根士丹利评估“运河业务仅占集团收入2%”,但象征意义远超经济价值。中国外交部此前明确表态,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强调中巴合作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
作为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黄金水道,巴拿马运河每年为该国贡献4%的GDP(约50亿美元),其中75%货运量关联美国贸易。特朗普政府近期频频施压,不仅威胁“武力接管运河”,更要求调整收费结构——这些动作被视作遏制中国在拉美影响力的组合拳。
目前巴拿马审计总署对港口的专项审计仍在进行,结果预计3月公布。而最高法院的审理周期可能长达数月,期间地缘政治博弈或将持续加码。
正如巴拿马《星报》评论:“运河再次成为大国角力的棋盘,这次较量结果可能重塑21世纪海运权力格局。”